免费人成视在线观看不卡,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首页美,亚洲综合自拍一区首页

首頁 > 會展滾動 > 正文

在科技創新的國際舞臺 成都與世界對話

2022年12月01日 10:5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黃曉蕓

  數字經濟、人工智能、醫藥健康、綠色低碳、航空航天……這是全世界科技領域關注的熱點話題,同時也是正在建設公園城市的成都正在探索和實踐的領域。

  一場國際論壇讓這樣的聯系更為緊密。11月26日至28日,第四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辦,國內外嘉賓帶來前沿觀點的同時,也為成都科技創新提供了一個高端交流展示平臺。

  人工智能

  論壇上,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表示,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應用,能夠更好應對我們當前面臨的一些挑戰。

  近年來,成都先后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在智慧蓉城建設背景下,成都已產生了諸多人工智能應用場景。

  “滴……”戴口罩人員一次刷臉,就可實現人員“身份+體溫+健康碼狀態”三位一體核驗及場所碼、行程碼上報,人均通行時間僅2秒。這款多碼合一的“全能哨兵”以三維人臉數據為核心,目前已在四川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上崗。

  這是成都本土企業四川川大智勝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大智勝”)的產品之一。從2013年起,川大智勝就開始了“高速高精度三維測量技術”自主創新和產品化開發,將圖形圖像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三維測量與人臉識別領域,2019年開始示范運用。

  川大智勝的三維測量與人臉識別技術還在煤礦場景得以應用。即使在礦工面部有大量煤灰等情況下,仍可進行精確目標識別。這一技術讓煤礦環境下的三維目標識別效率提高3倍,目前已在河北、山西、黑龍江、內蒙古等多省(區、市)的煤礦完成落地。

  據介紹,2020年成都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約200億元,2021年達413.9億元,實現一年翻一番;2022年上半年達309.7億元,同比增長53.99%。成都人工智能產業已基本形成從基礎支撐、核心技術到上層應用的全產業鏈企業集群,形成“1個主要承載地+7個協同發展地+N個帶動發展地”的載體支撐格局。

  綠色低碳

  “我認為有三張‘通往美好未來的門票’,即綠色、可持續和可循環。”論壇開幕式上,未來學家戈爾德·萊昂哈德說。在分論壇“雙碳”驅動新型能源創新與發展論壇上,新能源裝備技術實踐正式啟動,旨在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以科技創新驅動裝備技術升級,以科研實踐引領低碳發展路徑,以“雙碳”項目孵化促進高層次人才培育。

  著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也是成都建設公園城市示范區的重點之一。光伏、鋰電、新能源、新材料等綠色低碳產業,已成為推動成都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通威太陽能在成都布局了通威太陽能雙流基地、通威太陽能金堂基地、通合新能源項目。其中,雙流基地是全球首個產能規模超10GW的高效電池生產基地,2021年已實現了營業額超百億元;金堂基地是全球光伏行業首個5G應用基地,依托中歐班列物流優勢,越來越多的“成都造”電池片走向全球。預計到2023年底,公司電池片產能將超過100GW;2024-2026年,通威太陽能將形成130~150GW產能。

  根據《成都市綠色低碳發展報告(2021)》,2021年,成都整合構建12個產業生態圈、20個重點產業鏈;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34家、綠色設計產品4項、綠色工業園區4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2家;培育綠色低碳重點產業,光伏、鋰電池千億級產業集群初具雛形,全市綠色低碳企業實現主營收入約1900億元。

  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是第四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上的熱點之一,在分論壇世界數字經濟論壇上,來自全球數字技術、經濟、產業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展開討論。

  據介紹,2021年,成都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超過了250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達到13%;57個項目入選工信部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示范項目,有2家企業入選全球燈塔工廠;而在數字設施方面,成都信息基礎設施水平處于全國第一梯隊,獲批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八大節點之一。

  工業云制造(四川)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是一家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標識解析應用、智能制造三大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以“云制造”為核心內涵,全面助力政府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公司已先后打造了四川省產業園區云平臺、樂山五通橋化工產業園區云平臺、成都市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等十余個具有區域、行業特色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實施了秦川物聯網智能工廠等一批部省級智能制造標桿示范項目。目前,該公司以云制造模式為牽引,聯合行業龍頭企業,打造數字化轉型的新技術、新場景、新范式,助力“企業、行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智能制造如何推進世界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這是第四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上發布的2022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之一,關于這一問題,成都也正在探索答案。

  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關鍵基礎工業密封件的生產,產品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核電、制藥、航空航天等領域。中密控股的數字化轉型始于2011年。2018年,公司在采購、設計、生產管理、制造、實驗等環節實現了數字化。2019年成立的信息化領導小組,站在科技引領、數據驅動的高度,破除了集團公司不同版塊、業務、流程間的數據壁壘,推進了集團數字化轉型進程。數字化轉型不僅賦予了企業堅韌的生存和發展能力,促進了公司由離散型制造模式向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轉變,同時,通過搭建密封全生命周期數據平臺,賦能密封智能在線監測系統。數字化轉型還孕育出了新的業態,實現了從賣產品向賣服務轉變的服務模式創新。

  據介紹,成都將力爭到2025年,建成500個效率型數字化車間,50家示范型智能工廠;完善成都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爭創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創新推廣中心;深入開展“上云用數賦智”行動,促進研發、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平臺化協同,推動十萬家企業“上云用云”。

  無人機應用

  第四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上,關于人工智能、災害治理、智慧城市等話題的討論中,“無人機”被專家們頻頻提及。

  在分論壇災害科學與災害治理論壇上,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副主任付碧宏介紹了在世界自然遺產保護中的“天-空-地”一體化檢測技術。他介紹說,通過無人機航測、雷達掃描等技術相結合的方式,可以較為準確評估災害造成的損失。

  應急、測繪、監控、通信保障……如今,成都出產的無人機正在不同的領域大展身手。

  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縱橫股份”)是首批成都市工業無人機產業鏈“鏈主”企業之一。今年,縱橫股份與綿陽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成立“警用無人機聯合創新實驗室”,推動警用無人機系統專業化能力建設;縱橫大鵬CW-15無人機搭載機載激光雷達,在江西省進行了1:500大比例尺測繪作業;在瀘定地震救援中,縱橫股份派出了一架縱橫大鵬CW-40無人機、兩架縱橫大鵬CW-15無人機,配合應急、通信、電力等部門,開展測繪類、監控類、通信保障類救援工作。

  據了解,2021年,成都工業無人機產業實現營業收入超30億元,整機涵蓋從小型到大型的全種類無人機,起飛重量實現從10千克以內到噸位級的全覆蓋,形成“研發+制造+運營+服務”的完整產業鏈。

  第四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上,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沈陽把無人機納入未來世界的想象:“比如說30年50年之后,我們將會打造一個‘大智境’,就是由表及里的以人為中心的人因工程智能的進化,天上有無人機,地上是機器人和無人駕駛汽車,家里面有人形機器人和元宇宙相應的裝備!

  這一想象正在變為現實,據了解,縱橫股份將在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催化下,不斷定義并拓展工業無人機的應用場景。

  生物醫藥

  醫學的發展和每個人息息相關,醫學材料、生物醫藥是第四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關注的熱點之一。

  成都生物醫藥產業也正進入加速發展階段。2019年,成都印發《關于促進成都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和《促進成都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提出打造世界級醫藥健康產業高地,并明確發展目標,到2025年,生物醫藥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0000億元。這意味著,生物醫藥產業成為成都重點打造的下一個萬億級產業。

  成都先導藥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專注于藥物發現領域。DEL(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是藥物發現領域的一種核心技術,它相比于其他藥物發現技術,拓展了分子空間,篩選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造成的環境污染少。目前,該公司正努力發展成為中國創新藥物的“種子庫”及新藥創制的“新引擎”。

  成都先導藥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李進認為,生物醫藥的進步不僅將使藥物治療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用起來更方便,也擴大我們對生命的理解,改善生存質量。對于進一步加快生物醫藥企業發展,李進認為,生物醫藥企業既要聚焦核心競爭力打造自身優勢,也要采用靈活的商業模式尋求抱團發展。

  談及對成都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建議,在分論壇“科學與產業變革”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徐濤表示,成都相關產業基礎良好,人才優勢明顯,在科研上,成都可以在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加強發力;在產業上,應聚焦重點產業,開展全產業鏈布局、打通上下游,不斷完善、補齊產業鏈,助推重點產業鏈健康、全面發展。


(責任編輯:支艷蓉)

分享到:
35.1K

在科技創新的國際舞臺 成都與世界對話

2022-12-01 10:54 來源:新華網
查看余下全文